受老子“大方无隅”的思想启发,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道茨在2013年创作了一幅名叫《局部缺刻黑方块》的画作,该作品19日在北京举办的其个人画展中亮相。
与100年前开创至上主义先河的俄罗斯抽象画家卡济米尔·马列维奇绘制的着名黑方块不同,道茨创作的这幅白底黑方块被削去了四个角。
在画展开幕前的研讨会上,道茨向观众解释说:“马列维奇的黑方块代表无意识状态,我把黑方块的四个角削去就是想让人们进入到它的内部,感受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之所以选择这一表现形式主要是基于对《道德经》的理解,老子曾说"真正的正方形是没有棱角的",我觉得它代表着一种永恒和无限。”
道茨说,他之所以把作品带到中国就是希望能与中国观众和艺术家做一个对话,用艺术来探索心灵科学。
道茨举例说,如果按照写实主义的透视原则,画面上的事物会按照近大远小的规律来呈现,但如果观察我们内在意识的透视规律就会有不同呈现的可能。一个在近处的东西,虽然很大但是如果它对我们的心灵没有产生多少影响,那它反而会变得像一团迷雾,乃至看不到。
他说:“当我努力将对抽象艺术的探索带入心灵科学领域时,我发现了艺术的无限性。”
俄罗斯列宾美院当代艺术史教授叶莲娜·波洛夫斯卡娅和道茨在开幕式前夜跟北大学生进行了一场交流。她说,20世纪初,当艺术家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抽象来渐渐摆脱有形艺术的时候,那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突破,但抽象艺术并不是从此止步,很多艺术家都在探索如何将这个艺术继续推进。道茨的探索是推进抽象艺术的一个不错方向,因为他开始用抽象艺术来聚焦心灵科学。
在展览现场,很多人在一幅题为《暗抽象十字架》的布面油画前驻足,想知道它和宗教或耶稣基督有什么关系。道茨现场答疑说:“它与宗教无关,诠释的是心智建造。黑色的背景代表内心中未知世界的黑暗,大大小小的楔形代表直觉从四周切入,画面的中央形成白色的光块,那代表逻辑的出现。”
在今日美术馆3号大厅里,人们在道茨的作品中穿梭,伴随他的现场讲解,不时能听到恍然大悟的感叹。
艺术家兼评论家王南溟说,艺术史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早年的抽象绘画是纯粹的几何图形,这里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跟以往的抽象不一样,可以用“后抽象”来表达。
策展人黄梅说,与传统艺术家不同,道茨将艺术创造看作是一门科学,他的作品融俄罗斯传统、东方哲学和西方心理学元素于一身,其中所隐含的强大理论体系与系统性令人着迷。“道茨的抽象与中国的抽象十分不同,带给人很大冲击,非常期待它们在中国的碰撞与对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端廷认为,道茨的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存在本质差异。西方是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道茨的绘画里面也同样是这种世界观的体现,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是基于数学和物理学、色彩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因此,抽象艺术又被视为科学的艺术,而道茨的探索是其一种延续。
王端廷表示,这个展览非常难得,为中国观众理解和研究西方艺术提供了新的案例。“在中西方对比研究中,我个人更愿意看研究文化的差异性,因为从考察差异性出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